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偽社會人,小編在剛過去不久的八月初就請了兩天假拉幫結派地逛了下香港,美其名曰“抓緊暑假的尾巴”。
確實這也不是小編第一次逛香港了 ,香港澳門簡直是廣東人短途旅游和“買買買”圣地的不二選擇,但由于小編的幫派里有成員未滿21歲,沒辦法只能打消光明正大去玩老虎機的念頭。
旅行前那一夜,幾乎所有人都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最后索性起身打開為第二天準備的干糧大朵碩一番,不管吃進口的是啥,仿佛那才是治療旅行前失眠綜合癥的特效藥。
剛把眼睛閉上,令人反感的鬧鐘聲就會適時地響起,卻只能帶著不甘和小許興奮的情緒起床洗漱,然后迅速的在十分鐘內趕到上車點,這標志著刺激又疲倦的旅程即將展開。
小編深知從佛山到深圳關閘的車程時間,于是快速地吞下最后一口面包,猛灌幾口怡寶,發出一聲飽嗝,再優雅地把小編從爸爸那里順來的墨鏡戴上,準備來個回籠覺。
睡意還沒醞釀成功,肚子內部反而開始有規則地律動起來。小編心里一驚,大腦高速運轉,思索出幾個讓我想上廁所的罪魁禍首:昨晚咬過幾口的干糧、早上剛吃的面包和冰柜里拿出來不久的怡寶。
所幸這個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肚子里的風波就平息下來,直到我從香港的海關出來并坐上目的地是中環的大巴。
我清晰地意識到這不是玩笑,剛才的絲絲陣痛只是一波預熱!真正的風暴即將洶涌而至,僅有的理智告訴自己“全世界我都可以放棄,只有偶像包袱不能丟!”,于是我當下劉翔上身,跨越重重障(人)礙(流),抵達女廁。
推開門的一剎那,迎接我的,是一個馬桶。對于這個物體,我是相當熟悉但又抗拒的,它專屬的文雅叫法有:坐(座)便器和坐(座)廁。畢竟在我的成長生涯里使用最多的是蹲廁,而且我更喜歡蹲完起來時小腿那麻麻的感覺。相對的,小編知道肯定也會有人為馬桶瘋狂打call。比如那些喜歡在廁所里玩手機、看書甚至冥想的客官們。
我不喜歡評論他人的愛好,但當我在香港的馬桶墊上鋪了一層又一層的潔柔濕水可用紙巾才敢小心翼翼地坐在上面時,你會知道我的態度。
馬桶和蹲廁,從被發明的第一日開始就成為死敵。馬桶派會攻擊蹲廁派:Old fashion、使用時不夠優雅和永遠只有一個功能。
甚至在知乎上,曾有網友發起過“蹲坑好還是馬桶好?”這個話題,看完后小編總結了一點:中老年人、血壓低和體質較弱者更適合使用馬桶。因為這類人群往往在蹲坑時間過長后猛地站起來,會出現供血不足而頭暈的情況。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不少趕潮流的馬桶派早就在厭倦傳統馬桶的情緒還沒膨脹時變成了智能坐便器的擁躉,國產的箭牌衛浴、九牧和日本的TOTO、松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智能坐便器品牌。
起初,智能馬桶開發的目的是用于醫療和老年保健,集加熱、溫水洗凈、暖風干燥、殺菌等功能于一身的它,渾身是寶,但也繼承了不少傳統馬桶的缺點。
根據小編的了解,所謂的智能坐便器,準確來講分為兩種:一體式智能坐便器和分體式智能坐便器。而這兩者的區別就在于,智能馬桶蓋和馬桶部分能不能分開。說得明白點就是:智能的不是馬桶本身,是馬桶蓋!
讓小編堅定地成為蹲廁派的原因只有且僅有一個:干凈衛生。
當然啦,無論是用馬桶還是蹲廁,最重要是自己喜歡就好,因為沒有一樣東西是十全十美的。
加入馬桶派還是蹲廁派想必各位客官心中早有答案。
其實當小編在遍地都是馬桶的香港挺過來之后,包容的心態越發寬廣,也曾想到或許以后會在家中安裝一個智能坐便器,感受一下加熱的馬桶墊,解放雙手不用紙巾就能拉起褲子的瀟灑快意。
〖更多資訊,長按關注《創新陶業》手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