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人士統計,2015下半年,由于建筑陶瓷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特別是廣東的陶企以每個星期倒閉1家的平均速度,上演著關門、跑路等戲碼。在這些倒閉的知名企業中,除清遠藍谷已經通過債務重組重新復產外,其他十多家企業重新點火似乎已遙遙無期。
筆者最近還聽說了恩平某中型陶瓷廠有4條大的拋光磚生產線,占地面積400來畝。按照每條生產線投資1.3億來估算,連廠房帶固定設備及土地,最少價值5億。據了解,這家企業從點火開工到現在,不到4年就宣布倒閉。和很多陶瓷廠一樣,這個陶瓷廠也走了“購買土地--土地證抵押,購買設備--設備折價抵押貸款”的老路,總之在當地銀行貸款數額不少。
那么,企業倒閉責任最大、心里最著急的應該是誰?
不是跑路的老板,也不是被欠債數千萬的供應商,而是當地的政府!
老板跑路后,供應商結成聯盟時不時上門“靜坐”,銀行上億元貸款血本無歸,幾百員工被欠薪數月、無米下鍋......這些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都將全數推給政府去解決。
而政府又會如何去盤活這部分“僵尸企業”?——轉賣脫身!投資5億元的中型陶企在如今產品銷售不暢、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市場拍賣價格又是多少?——8千萬!當然,并不是拿到這8千萬,政府就可以高枕無憂,還得附加諸多條件。特別是政府如果要把僵尸企業作為加工基地,賣給大牌企業接手。如此,政府便得放低身段、笑臉相迎,折上再打折!例如,銀行貸款前三年免息,后三年不抽本。又如土地證、廠房及所有固定設備等“家當”全部無條件轉移其所有權至新主名下,如此等等。
當然,政府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小算盤”——確保僵尸企業在轉手后能生龍活虎、車水馬龍,徹底咸魚翻身。土地證可以給你,但使用權只有區區的幾十年,而政府是會延續成百上千年。在這件事上,肯定也會有人痛罵賤賣“僵尸企業”,如同十幾二十年前,痛罵當權者賤賣國企一般。實際上,在國外也有許多類似的案例,1美元或者1英鎊就將幾千萬、幾個億的企業轉讓給新的企業主,同樣是要求新接手的企業能承擔相應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挽救瀕臨或已經倒閉的企業。
按照國外的案例看,當地政府沒有“一元錢”拍賣這些僵尸企業已經很不錯了,而低價接手的企業老板也不必沾沾自喜,是否能徹底盤活也需要考驗企業的實力。總的來看,在產能過剩的今天,低價收購倒閉企業無疑增加了這些知名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砝碼。最起碼,固定資產折舊已大幅度降低。
另一方面,在廣東、福建等陶瓷生產密集的省份,由于受勞動力成本增加和運輸成本上升的雙重因素影響,這些產量巨大的陶瓷產區,要再走“長途跋涉”邁向外省這條市場銷售的老路已經非常艱難。另外,一些企業主想以投資之名到外地大規模“圈地”,坐等土地升值這條致富之路也已經被堵死。
從筆者了解的兩家著名企業投資內蒙古的例子來看,其上千畝的廠房孤零零地站立在原野上,旁邊又有數千畝地被圈的工業用地丟荒。現在企業主最“糟心”的不僅是被丟荒的土地,還有當地政府每年準時到來的“土地使用稅”。據悉,某企業圈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準備大上陶瓷項目,而按照最優惠的土地使用稅,這100萬平方米每年也要幾百萬的開銷。所以,靠“圈地”升值,變賣兌現的途徑看來也行不通。
此外,在廣東肇慶白土、金利等陶瓷生產企業,據聞很多廠連4月份點火的計劃都沒有,一些老板對市場的信心可以說是已經降到冰點。
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也從“漸凍人”逐漸淪為“僵尸企業”。而對于僵尸企業來講,出路無非兩條。一是徹底關停并轉行,騰出位置改為其他用地;另一方面,以各種方式被強勢企業吞并。而強勢企業收購僵尸企業后,又為他們廉價競爭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從而更進一步促進中低端企業的被淘汰。
由此看來,如同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萬年不變的法則般,廣東、福建、江西等陶瓷產地,也已進入“淘汰正循環模式” --強者恒強,弱者愈弱。